摘要: 金山皇母蟠桃的歷史 ? 皇母蟠桃是滬上的知名水果品牌,因其色美味甜,被譽為“仙桃”,受到諸多消費者追捧。從2001年品牌創始至今,皇母蟠桃種植面積已經發展壯大到5000畝,帶動了周邊400多戶果農發家致富。而作為皇母蟠桃創始人的馬金林,其實并非是學農出身,最開始,他只是一位鄉村“赤腳醫生”。 ? ...

金山皇母蟠桃的歷史
皇母蟠桃是滬上的知名水果品牌,因其色美味甜,被譽為“仙桃”,受到諸多消費者追捧。從2001年品牌創始至今,皇母蟠桃種植面積已經發展壯大到5000畝,帶動了周邊400多戶果農發家致富。而作為皇母蟠桃創始人的馬金林,其實并非是學農出身,最開始,他只是一位鄉村“赤腳醫生”。
馬金林是土生土長的呂巷人。1970年,16歲的馬金林學成歸來后便在村里當起了“赤腳醫生”,19歲入伍,24歲轉業回家被安排到鄉鎮企業。5年的軍旅生活,讓馬金林養成了堅韌的性格品質。1980年刻苦勤奮的馬金林還是想干自己的“老本行”,便考取了鄉村醫生資格證,成為了衛生院的外科醫生。“當醫生能救死扶傷,實在。而且緩解病人的病痛有成就感,心里也開心。”老馬回憶說。雖說是外科醫生,但是因為當時社區醫務人員少,馬金林還要做全科的醫生的事。生理學、病理學、診斷學、藥物學都要涉及到,而這些知識多多少少在以后的種植蟠桃當中,派上了用場。
年輕的馬金林有理想、有抱負,當初被推舉為大隊支部書記和企業領導都不愿意做,而是辭職,自己創業種起了蟠桃。
從救人到植樹,領域完全不一樣,這讓這個果樹種植“門外漢”犯了難。但是馬金林身上有一股韌勁,“別人能種好,為啥我不能!”憑著這股子闖勁,馬金林買了20多本桃樹栽培方面的書籍,惡補知識。另一方面,馬金林拜市果樹專家為師,多次到山東考察,經過20多年的積累,一步步成長為蟠桃果樹種植的“土專家”。以前給人開藥方,現在給樹開藥方。在二十多年里,馬金林用自己累積的經驗和技能每年義務為桃農技術培訓六次,頻頻為種桃戶“出診”,為桃農解決各種桃樹的疑難雜癥。
蟠桃好吃樹卻難栽
呂巷鎮被譽為中國蟠桃之鄉,蟠桃種植歷史悠久。清乾隆十六年《金山縣志》記載“桃形扁似盒,無毛而色紅”(民間稱蟠桃),據此推斷金山蟠桃種植歷史已有200多年。而近30年,隨著馬金林開創“皇母蟠桃”品牌,現代化規模種植才讓金山蟠桃逐漸走進大家的視野。2010金山皇母蟠桃就被指定為上海世博會特供水果,知名度大大提升。
上海桃類并不少見,南匯水蜜桃,黃桃比比皆是,那么金山的皇母蟠桃到底是什么味,與滬上其他的桃子有何區別?問到這些問題,馬金林并不回答,執意要記者嘗一個蟠桃再說。
粉嫩的蟠桃,白里透紅,扁扁的個頭,有一個成人的拳頭那么大,摸上去觸感類似水蜜桃。蟠桃的果皮很薄,輕輕一撕,整塊皮就掉下來了。咬一口,果肉汁水就順著手指流下來,甜似蜜,但是果肉又比南匯水蜜桃來的緊實,難得的是蟠桃有一種特殊的鮮味道,讓人食欲大開。“皇母蟠桃比水蜜桃來的緊實,而比其他地方的蟠桃汁水更多,果肉也更軟,可以說皇母蟠桃就是融合了上海水蜜桃和北方蟠桃的優點。”馬金林告訴記者,雖然蟠桃在全國各地尤其是北方都有種植,但北方蟠桃主要是硬糯型,而金山蟠桃是水蜜型,是少見的“皮一剝就開”的蟠桃品種。
據了解,經過多年精心的培育和試種,金山的蟠桃主要以玉露品種為主。而想要蟠桃好吃,保水保肥是關鍵。此外還需要及時修剪枝條,保證養分的供應。馬金林告訴記者,正常一棵蟠桃樹能結1000個果子,但是為了保證質量,一般只能留下200個左右。“而且千萬不能施化肥,那樣桃子不甜。”馬金林強調。
新品研發助力品牌升級
蟠桃好吃,果樹卻十分嬌氣。馬金林告訴記者,近幾年受多雨和極寒的極端天氣影響,果樹的結果率實際上是逐年下降。今年受到3月份倒春寒以及長期的梅雨天氣影響,蟠桃結果率下降了三分之一。對此,馬金林卻并不氣餒。馬金林告訴記者,今年他研發了一個新品種的蟠桃,結果率高,而且抗自然災害能力強,明年就會投產。此外,老馬介紹,露天蟠桃最怕雨水,雨水一淋,抗病能力差還容易裂果,但是一種新型的避雨大棚卻能有效地防止桃樹淋雨,只有棚頂,四周可以通風,今年避雨大棚里蟠桃的產量是露天蟠桃的三倍。“明年我們要大力地推廣這種避雨大棚,全面推廣后,我相信我們的皇母蟠桃一定會更上一層樓!”馬金林自信地說。
版權聲明:除特別聲明外,來源于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...